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

第十七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趙成珍 重慶專訪


五年一度的蕭邦國際鋼琴大賽,是全球古典樂迷關注盛事。今屆主辦方與Google合作,在Youtube上作網路直播,吸引更多樂迷追看比賽,「一夜成名」的效應更勝從前。

十月尾公布結果後,勇奪冠軍及「波蘭舞曲最佳演繹獎」的南韓鋼琴家趙成珍(Seong-Jin Cho),迅間成為南韓人氣偶像,唱片至今賣出六白金。記者於重慶專訪了這位古典新貴,了解他對蕭邦、蕭邦大賽和未來演奏事業的想法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

2015年10月21日凌晨六時四十分,是21歲南韓鋼琴家趙成珍的人生轉捩點,因為這一刻開始,他由略有名氣的年輕演奏家,一躍成為第十七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。

蕭邦大賽,是公認的鋼琴家「揚名跳板」。回想十五年前李雲迪如何於一夕間變成炙手可熱的鋼琴新星,便明白其「威力」。趙跟李的情況有點相似--他是首位奪冠的韓國人,民族感強烈的南韓民眾因此高興透了,瘋狂搶購Deutsche Grammophon上月為他推出的蕭邦大賽現場錄音,僅四天便創出四萬張驚人銷量。

連鋼琴家自己也沒料到同胞這種狂熱。他以不太流利的英文說道:「我從沒想過有如此巨大效應。我很驚喜,第一驚喜是沒想到這成了我的debut唱片,第二驚喜是南韓人竟搶購這麼多CD。」訪問前一天,趙成珍剛在山城重慶舉行獨奏會。雖然奪冠後一直風塵僕僕到處巡演,這位年輕俊朗又帶點害羞的出爐冠軍,看來依然精神飽滿,訪問甫完更即時飛北京演出。

1994年生於南韓漢城的趙成珍,在贏得蕭邦冠軍前已有豐富參賽經驗:十五歲贏得日本濱松國際鋼琴比賽冠軍,2011年贏得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,2014年贏得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師賽第三名。而著名指揮鄭明勳和Mikhail Pletnev對他愛護有加,經常帶他巡演。今年三月,他曾於香港藝術節舉行獨奏會,當時下半場彈的全是蕭邦。

趙說他用了一年時間準備比賽,雖然大部分曲目是十六歲已開始彈的old repertoire,但去到比賽現場,依然緊張。「通常做現場錄音我都會緊張......而且我是蕭邦大賽的粉絲,童年時已觀看比賽直播,記得那次是Rafał Blechacz(2005年)勝出......當輪到我比賽時,我抬頭一望,覺得那演奏廳真有歷史感,因為我喜歡的鋼琴家如Argerich和Zimerman 都曾在此演奏!這想法令我突然感到無比緊張。」

在第三回合彈的《Preludes, Op. 28》,是他專為蕭邦大賽新練的曲目。此曲收錄在CD裡,也是他賽後巡演的重點曲目。由廿四首按關係大小調次序排列的短曲組成的《Preludes》,極富詩意,包含廿四種截然不同的氣氛和情緒,像一齣齣微電影。「蕭邦很難彈,因為人人口味不同。有人認為是romantic music,有人認為是 colourful music、classical music、dramatic music......什麼看法都有。我自己是按著音樂本身去考慮怎樣演繹。像《Preludes》便是很詩意的音樂。」

蕭邦音樂特別之處,是它容許極大變化幅度:既可像Pollini般清晰明朗,也可像Argerich般熱情奔放,或Zimerman般如詩如畫。趙成珍自言最喜歡的Chopin player是黃金時代的Alfred Cortot,「我和他的風格分別甚大,但他仍是my favourite chopin。老一代鋼琴家彈得很自由,運用大量rubato,現在沒有人這樣彈了,但我想仿傚他們的精神。」除了Cortot,他最喜愛的鋼琴家是Radu Lupu,「你有聽過他現場演出嗎?他就像神一樣。他的琴音,好像來自天堂般。他的pianissimo(極弱音)很細很細,但可穿越到音樂廳的盡頭!」說起偶像,出爐冠軍立時變回小粉絲,興奮溢於言表。

其實贏得蕭邦大獎,有點像中了超級彩票:可以是個blessing,但並非人人受得了驟至的巨變。回看李雲迪,便長久被困在「蕭邦專家」籠牢裡,捨不得撕掉那張「蕭邦冠軍」標籤,只靠幾套曲目走天涯,疏於開拓音樂視野。趙成珍幸運之處,是獲獎前他已有一定知名度,不會被突來的名利沖昏頭腦。「我希望自己彈得像個蕭邦專家,但我不想成為一個蕭邦專家」,他如是說。未來,他打算學習蕭邦的《Sonata no. 3》、《Polonaise-fantaisie》等,也會多彈德奧作品。加上其老師Michel Béroff擅長廿世紀音樂,所以他也有很多機會接觸巴托克、梅湘等現代音樂。

夢想開很多很多場concert,是趙參加蕭邦大賽的原因,不過他笑言現在未免太多了。「我現時將每年演出上限定為五十場。這已很足夠,因為我需要時間準備。我想我是個weak pianist吧!如果一年彈一百場,會無法維持高水準演出。」

雖然有人認為趙的獲獎或帶點幸運因素(見附文),但聽到此番有遠見和人性化的話,我反倒相信他會越彈越好。畢竟,贏得比賽,可以靠運;但要成為殿堂藝術家,卻必須有努力不懈的決心、成熟謙卑的態度和淡薄名利的性情。

------------
BOX ONE

蕭邦鋼琴大賽  鋼琴名家「搖籃」

蕭邦鋼琴大賽(Fryderyk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)是公認的鋼琴大師「搖籃」,但最初是為「拯救蕭邦」而創辦。一次大戰後,波蘭青年普遍輕視蕭邦音樂,認為頹廢傷感,不合時代。為撥亂反正,華沙音樂院教授Jerzy zwrawlew於1927年創辦首屆蕭邦鋼琴大賽,鼓勵更多人學習蕭邦作品。

Pollini、Argerich、Zimerman這些至今依然發光發熱的典堂級音樂家,分別是1960、1965和1975年蕭邦大賽冠軍。也有人因出局揚名:1980年,Ivo Pogorelich的演繹「不符」主流,第三回合已被淘汰,評審Argerich憤而離場抗議,令他一夜成名,氣勢蓋過當年冠軍鄧泰山。早期贏得比賽的多是波蘭或俄國人,可以想像傅聰1955年贏得第三名的震撼。其後陸續有亞洲人得獎(內田光子、鄧泰山等),及至2000年李雲廸奪冠,和今屆趙成珍獲獎,反映古典世界的亞洲臉孔日增。

-----------
BOX TWO

「最好」VS 「唯一的最好」

作曲家巴托克講過:Competitions are for horses, not artists. 不過現今要在古典樂壇闖出名堂,比賽難免是「指定動作」。蕭邦鋼琴大賽可謂全球最有江湖地位的鋼琴比賽。這個五年才舉辦一屆、嚴限參賽者年齡(16至30歲)、評審團由蕭邦名家組成(今年共有十七位評審,包括Martha Argerich、Garrick Ohlsson、鄧泰山等)的世界級賽事,吸引無數年輕音樂家參與,今年大會便收到四百多份參賽表格,選出158人參加預賽。

不計預賽,比賽共有四回合,最後回合(決賽)由十人競逐冠軍,曲目由蕭邦兩首鋼琴協奏曲中自選其一。評分機制嚴謹是蕭邦大賽特點,除了採取淘汰及計分雙軌制,及按參賽者整體表現評分外,大會亦嚴禁各評審給自己學生打分,以示公允。今屆鄧泰山便不能給進入決賽的Kate Liu、Eric Lu和Yike Yang打分。

但以平均分來定優次,缺點是穩打穩紥或大路的演釋,較易得高分。從大會後來公布的決賽分紙可見,有十二個評審給趙成珍9分,給他10分的只有兩位(10分為最高分,每位評審只可給一個10分),反映他並不是大部分評審心目中的「最好」或「唯一的最好」。事實上,給趙9分的評審,有五位也給Charles Richard-Hamelin 9分(包括Argerich和李雲廸),另有兩位也給Kate Liu 9分(包括Ohlsson);換句話,因為趙是不少評審的雙冠軍或第二名人選,反而造就他贏得冠軍。如果說比賽模鑄了現今古典樂風貌,那麼太獨特的風格被邊緣化,是此中最無奈的事。

關於分數,還有一小插曲。決賽時,評審Philippe Entremont給趙成珍1分(即最低分數),之前亦幾度想淘汰他。雖然如此,趙成珍的決賽平均分數(經過corrective procedure)仍有8.76分。有網民直言,應開除Entremont的評審資格。(U Magazine,2015年12月17日)

沒有留言: